ACG 文化

《葬送的芙莉蓮》作品核心魅力談

這篇之後,應該有段時間不再寫《葬送的芙莉蓮》(雖然流量不錯,但不想寫太多),要說的都說了,可能一季後才再談。

不少人將《葬送的芙莉蓮》理解為悶搔勇者與遲鈍王者的愛情悲劇,就劇情而言,也的這確有這部份,亦人理解為芙蓉蓮的追悔之旅,單看故事大綱也好像真的如此,但,的確不是我對《葬送的芙莉蓮》的理解,沒有誰對誰錯,作品出現了,讀者觀感在自我,每個人都有不同經歷和思考切入點,就算有人覺得這是部搞笑漫畫,都不是錯,只是理解不同,我的理解,也只是我的理解。今夜播放了第五話,加上本話劇情,放出本篇也不會劇透動畫黨太多(雖然還是有丁點劇透),就趁熱推出吧。

第一卷中段篇章【殺人魔法】亦是動畫首播四集的第三集,除了在最後增加一些動作場面,也別有深意,因為,在此章之前的序章部份,故事表面給予讀者的感覺都是【人類的短壽】和【追憶過去遺憾】,但在殺人魔法這個篇章中,展現的,是人類的好奇心和傳承的力量,現實上,我們每天享用的文明,由智能電話到快餐漢堡,都是繼承了以千萬年計智人種族智慧累積的成果,懂得想像,能夠將經驗傳承,能夠將遠古的事流傳下去,是智人種族的特點(是優點也是缺點)。在故事早段這個篇章,似乎有意想提升讀者,《葬送的芙莉蓮》不單是個悲傷懷念的故事。個人覺得《葬送的芙莉蓮》是個在異樣的時間感中,連結過去來到現在,回憶連結將來的故事,過去已經消失,卻會連結未來,傳承思想的故事。由芙蓉蓮漫長生命的視角,看人類這物種短暫生命中的意義,生命消亡後餘下的思念和傳承,情感加上時間沉澱感,是這部作品的核心魅力。

芙莉蓮想理解的是旅途中一些令她不解的行為,想見證的是欣梅爾對世界的影響。雖然欣梅爾已經離世,但他在世時所做的事情,留下的痕跡一直在影響著世界。在作品中,勇者所造訪的村莊經常出現小孩角色。這不僅是因為故事講述了他死後80年,人證只能是80年前的小孩,而且OP片頭也特意突出了小孩的存在。除了展現角色的溫柔,這也隱含著欣梅爾對未來的重視。

還記得作品的開始部份嗎?無論是漫畫的第一頁還是動畫的開頭,欣梅爾馬上開始關心找工作的事情,而不是回憶旅程。另外,當芙莉蓮問及海塔收養費倫說「你又不是欣梅爾」,儘管這句話可能有點過度解讀,但勇者守護小孩,象徵著守護未來的表現,在作品中確實存在。當然,還有,銅像也是為了未來做準備。

也談談男女感情方面,明顯地,欣梅爾對芙莉蓮有意思。但芙莉蓮呢?根據原作中的描述,芙莉蓮親口說過精靈這個種族缺乏愛情情感。此外,個人覺得即使她知道,感受到,她的結果也只會表現得像是一個好朋友,派好人卡。儘管芙莉蓮不懂人類的情感,但她似乎很了解欣梅爾的行動準則。在戰鬥和救人時,她會說欣梅爾會這樣做,就是證據。

作品中也時常出現未來再見和數十年後再相聚的約定,由過去的約定,成就未來的重聚,當然,故事中有些重聚已經去到要由後人來實現的地步,但,這種傳承,不就是本作的一大主題嗎?。顯然,這個故事並不只是回顧過去,或者至少不是一個悲情回憶過去的作品。

順帶一提,雖然動畫也很棒,但漫畫版可以快速翻閱,也可以自己控制節奏,更能體現出作品的魅力。而且,難得 東立香港 出書迅速,儘管跟他們沒有合作關係,還是值得推薦的。而且,現在物價飛漲得那麼厲害,一本漫畫只需約HK$ 30,隨手拿起一本家中的古卷(羞愧),1995年出版的《龍珠》第41期,定價都達到 HK$ 28 。現在的實體漫畫價格如此良心,好作品應該支持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