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法貝曼:造夢大師 》 (The Fabelmans) :電影是娛樂,也是藝術
史提芬·史匹堡 可能是地球上最多人認識的電影導演吧?《大白鯊》,《ET》等等經典創造無數熱潮,《 法貝曼:造夢大師 》 挾影壇神話史匹堡半自傳之威名,在各地影評網拿下了好評,IMDB上,行文時高達8.2分,豆瓣上也有8.3分,Rotten Tomatoes上達到91%,相當強勢,在各地大好評,大有問鼎奧斯卡之勢。

看了優先場,影片長約兩個半小時,有點長,入場前有點擔心,但看完後,完全十分OK,這是一部獻給電影和夢想的作品,而且拍得很有趣,故事轉折精彩,對於追夢的說法不落俗套,完全喜出望外,個人會給它 9.3/10分,如果你有/曾有夢想,如果你喜歡電影,絕對推介一看。
故事簡介:
森美(基比拿貝 飾)童年時第一次接觸電影,便深深著迷,更以此為夢想,年紀小小便拍出不少新穎創作。可惜父親只當他的電影夢是無謂興趣,更因工作關係決定舉家搬到加州定居。面對陌生環境、同學排擠和家庭生活的不如意,森美陷入了人生低谷,甚至失去追夢的動力。然而一次偶然機會,令他重拾攝影機,更令他明白夢想對自己的意義:要經一番錘鍊,方能成就自己的傳奇。

這是一部有關夢想和電影的電影,很有趣,一開始以男主角第一次看電影,快速帶出了電影的原理,五十年代電影的魔力和電影院的魅力。特別場影片開描前會有史匹堡的致謝片段,後疫情時代,各巨匠都努力推動重回影院,享受影院獨特觀影體驗。
作為一部半自傳,故事竟然聚焦在童年至青年的成長部份,亦加入了相當Juicy的家庭故事,相當令人意外,比起老套地說尋夢,《法貝曼:造夢大師》 最精彩之處是展現了電影吸引人的地方,由小時候第一次看電影的震撼,到少年時代自行拍攝的驚喜,再到因為自己的巧思,拍出大家都驚訝的作品,就算不特別鐘愛電影製作的人,也能感受到主角對電影的深愛,而且拍得相當有趣,製作戰爭電影的部份還挺好笑,在電腦科技沒那麼強大的年代,真的不容易。
主角的貴家真亂和者自身感情生活都花生香味十足,初戀部份亂得來又直接,恰到好處,約兩半小時完全零壓力,有意思又有娛樂性。另外,電影本身亦不斷反思電影的藝術性,影片完結在主角正式進入電影行業,最後還將巨匠的教訓示範了一次,好玩。巨匠就是巨匠,史提芬·史匹堡連半自傳都能拍得如此精彩有趣,大開眼界,實在不能不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