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dget 冒險自家內容

Fujifilm XF1 收箱:被技術進步暴打,只餘下儀式感

執拾家中時,找到一台 Fujifilm XF1 ,一台當年挺受歡迎的大光圈數碼數機,擁有當時算不錯,今天手機也可能有的 1/1,5 吋感光元件,4倍變焦(等效25-100mm),最大F 1.8 大光圈的鏡頭。這台大約是2012年至2013年產品,約十個年頭。

原本想直接廢棄,但因為當年已轉用單反混手機,沒多用,就算用DC,也以RX100系為主打,看XF1很新淨,還是拿出來充電玩玩才決定吧?這台機很漂亮,擁有富士系的復古美感,轉動鏡頭開機充滿不便和儀式感,除了耐用性堪憂,起動慢等等,亦帶來了觀景器出現四角黑邊的效果,簡直是為了靚靚不惜一切的設計。

功能方面挺多的,但介面煩到一個點,想調色調或者ISO或者DR(本機特設的寬度等級)等級,都是左按右按,最妙是那個超低質顯屏,陽光下黑成一片,而且極低質,Preview照片跟成品絕不相同,令人有玩Film機估估下的玩味。

另外不能不提是,十年前還可以的對焦準度和速度,在經過這幾年手機光速低光可行對焦系統面前,渣都不是,別說低光,大白天有時都對不到,
連今年三叔S系相機最下位的S21FE也可以輕鬆全方位秒殺它,不單操作,方便性,畫質,連可用焦段都是,S21FE本身有超廣角先別提,長焦方面,它有3倍光學,配合現代算法,擴一倍也算可用,即是6倍左右還算可以,而且手機是定焦鏡頭,雖然XF1鏡頭較高質,但始終是變焦鏡,就連鏡頭優勢都未必明顯。

上左為S21FE照片,上右為XF1照片。

XF1拍出來的照片,可以說有點味道,但以2022年眼光,其實跟手機比沒什麼優勢,更別說極限光差和弱光環境下的差距。計算攝影威能下,現代手機在高光差和惡劣環境都能表現出色,加上感光元件尺寸相差無幾,再算上價錢,除了追加儀式感,這類傳統非大底大光圈DC已難有生存空間。

歲月不留人,科技產品更是,現代手機拍攝上早已輾壓十年前的十階DC,而且是全方位,也沒提那些拍完要等數秒,不能直接充電之類之類的古代問題。在它身上,我們更可看見AI計算攝影的恐怖,從前的不可能,物理法則,在暴力算力面前被一一攻破,難以逆轉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