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一堆網路數據跟你談《明日戰記》
如果以二十年前角度,我這篇,我們活著的這個數據世界,比《明日戰記》更科幻。
注意:資料只供參考,如有錯誤,敬希指正。
開始之前,一定要講:聲量無分對錯,只有高低,分析屬個人意見,可以隨便反對。

據資料《明日戰記》總投資額逾4.5億港元,一般而言,票房要有最少兩倍三甚至三倍才回本。國內票房近4億(行文時是3.9億)是最多人提及,以大片來說不理想,但很差嗎?根據貓眼資料,以2022年暫時的中國票房榜,它排到了14位,肯定不算很差很差。


貓眼上看的排片走勢(上左)和票房走勢(上右)亦沒什麼特別,但看得出古生宣傳的成效。


另一數據上座率表現上,根據貓眼票房,上映首周基本上都不及《獨行月球》,可看8月4日數據,所以會遇到縮場也不奇怪(當然,縮場的原因有千百萬種)。不過,在古天樂進行一系列宣傳後,如8月17日,上座率有不錯上升(對比同期電影),可見成效。

至於評價分方面,行文時,豆瓣評分6.4,不高,但亦不差,看看IMDB,評分也是6.2左右,票房跟評分其實亦不一定有關係,參考一下就好,這個分數,按我理解,大抵是:大部份人最少覺得它不爛。補充一下,神探大戰是7分,獨行月球6.8分,《明日戰記》是稍低,但差距不大。
香港未正式上畫,我們來看網路熱度做預估吧?

香港宣傳期間的熱度不算很高,卻在8月15日迎來了一波大爆發,對,你應該猜到,當天正是古天樂感觸落淚新聞大爆發之日(雖然之後有澄請,但在後真相時代,出現了的輿論就是潑出去的水),之後,網路上出現了報導和各種聲援,傳媒或者KOL的散播和內容數量激升。

熱度一口氣推出每周破100K的全城話題,來到這個數值,相信,大家身旁都會聽到有朋友問【撐唔撐古天樂】之類。
但來得快時也退得快,三日定律超時生效,來到今天17號,熱度降下了不少,但能將話題由撐古生回歸到電影本身,未必不是福,在一波高強熱度後,估計票房早段會高開,但能否繼續,還看大部份觀眾之後反應。

數據是數據,我也是人類,在數據面以外的我,情感上,我撐古天樂的理想,雖看了搶先場,也預定會再買票入場,也會推介給一些應該合口味的朋友。
《明日戰記》雖有些問題,但絕未差到要賣可憐,電影的動作場面和特技,看得出用心和質素,故事雖然淺白,但未去到爛,如今《明日戰記》竟要賣人情賣可憐,更有人拿【幫幫我恩人】之類說詞來支持,實在過火了,古生是公認的好人,古生亦對很多人有恩,我也喜歡古生,但,個人恩情,不應叫大家幫手還吧?如此幫忙,隨時反失人心,弄巧反拙。
最後補多一個新聞:親解內地宣傳落淚真相 古天樂自認鋼鐵製造 不易跌低
我的觀後感:《 明日戰記 》: 以男人的浪漫為港片明日而戰,戲內戲外,同樣熱血
最後頭盔,數據分析結果會因應使用工具,截取方法,個人設定,解讀方式而有出入,本文謹以個人經驗操作及評價,謹供大家參考,同時作為使用現代科技分析的入門引導。
最最後,喜歡本文的話,不介意請多分享給朋友,或者,起碼,Like下我地 PAGE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rkshadowzo 有關數據分析提案,問題,合作或各類意見,歡迎電郵: info@shadowzo.com 。
本次使用工具:
FB
Soda Insight
我個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