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明日戰記 》: 以男人的浪漫為港片明日而戰,戲內戲外,同樣熱血
《 明日戰記 》預定8月25日香港上畫,19日開始優先場,有幸獲邀參予了香港的搶先場,也搶先會大家分享一下感覺。

比起歐美科幻動作大片,《明日戰記》給我更強的日系科幻感覺,受到《鐵甲威龍》(RoboCop)和日系金屬英雄影響,等身大外骨架裝甲是8/90年代的日系科幻作品的流行元素,風行一時,相信不少中佬年輕時都有看過?巨大植物和機甲,給我滿滿中佬浪漫感覺。機甲,絕對是男人的浪漫,機械的美感,移動的重量感,令人熱血沸騰,可惜機甲元素在港片中很罕見,就算回到八九十年代的黃金期也不多,我印象中,除了《最佳拍檔2》的機械人,就《鐵甲無敵瑪利亞》, 單是這份志氣和製作之用心投入,《明日戰記》已值得敬重。
作為科幻動作港片,《明日戰記》採用了比較簡單的故事和人物線,一看就懂,作品重心在數場不同的動作場面,空戰/公路戰/城市戰等等,以速度,維度等等面向,展現各自不同精彩,特技精美,特別是城市廢墟一場不論場景設計和動作設計極之出色,充份展現機甲的力量感和機械感。《明日戰記》動作場面設計精巧有型,特技看得出用心和誠意,展現了港式機甲電影的新可能性。

故事簡介:
在未來世界,地球因環境污染及氣候突變,寸草不生,倖存者只能在 風沙及有毒空氣中逆境求生,活在巨型溫室「天幕之中」。某天,巨型殞石墜落,長 出異種藤蔓“潘朵拉”,它們不怕污染,更能淨化空氣中的毒素,遇水後卻極具攻擊性。
蒼松博士破解了潘朵拉的基因圖譜,總部軍官譚冰親赴前線,負責基因改造任務。任務若然失敗,只能動用末日炸彈,玉石俱焚!鄭重生是前線B16區的長官,但 譚冰覺得他們裝備落伍,寧願相信機器人作為主力部隊。部隊在任務中幾近全軍覆 沒,正當以為是潘朵拉令通訊斷絕以致任務失敗,沒想到背後竟牽涉龐大陰謀……

整部《明日戰記》的流程,都很像GAME,有點像遊戲《地球防衛隊》系列的感覺,都是簡單講解一下任務和流程,之後就執行,連伏線(如果那能稱為伏線的話)都直白得誇張,優點是門檻極低,一般主流觀眾不怕看不懂,代價是,作品深度難以彰顯,明顯看出有野心想談環境和人性,但實際卻因篇幅太少,只能作為大背景,比起科幻元素 ,更多是機甲動作電影,人定勝天的英雄電影。

全明星演員陣容是亮點,但因為角色性格和變化曲線比較簡單,相對發揮空間比較有限,但古天樂,劉青雲加上姜浩文,絕對不會令人失望,佬味十足,形格爆分。
除了機甲,外星怪花也令我有很強的日系科幻感,但不重要,作品在動作場面上自成一格,充份展現出傳統港片強勢,誇張帥氣的動作,未必要很大形趁景,但能充份活用的場景互動,是《明日戰記》的看點,特別是城市廢墟尋子彈一場,雖然場景空間不大,但活用了上下的空間感,跳躍和下墜的速度感,機甲的重量和力量都表現出色,剌激而有新鮮感。
裝甲車VS機械人的公路戰槍戰比較像美式科幻動作,但車頂車廂的雙重打戲就很傳統港片了,古天樂和劉青雲這場超帥,機甲的細節亦表現得不錯,比較多近鏡能更有效利用有限特技展現質感,加上很有香港市區感的場景,觀感甚佳。
最終戰雖然大玩英雄爆SEED式熱血,古天樂最後反殺機械人雖然合理性成疑,但的確型到爆燈,但新意上就沒有之前幾場好。
個人會略嫌《明日戰記》故事太直白,人物個性設計簡單,科幻內核比較簿弱,但對於一般普羅向商業電影,未嘗不是優點。作為一部香港電影,機甲表現和動作場面令人感動,看得出製作群滿滿的熱誠和情懷。《明日戰記》仍有不少明日可期的空間,但一如片尾如宇宙挺的場面,古天樂以《明日戰記》為港片的明日而戰,引領港片開拓新領域,展現勇者無懼的 Good Try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