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及生活雜感自家內容

衛斯理再見!倪匡RIP!

(7月4日早上增訂資料。)2022年7月3日晚上,香港網上不斷流傳的熱題,一定是一代文豪倪匡先生仙遊。倪匡的科幻雖然時被指有幻無科,但的確影響幾代人,中學時代幾乎每個長假期都會瘋狂補坑,不看完或重看十本八本衛斯理不罷休,甚至,因為倪匡先生,有一段時間,我很希望成為小說家。

結果是,我不論個人或聯合著作,都沒一本小說,有參予過的出版物,幾乎都不是小說,人生就只在同人誌和雜誌上,各推出了一個短篇小說,倒是人生進入了科的行業,科技成了人生,也算是受倪匡影響改變人生了。

遺憾地,作為兼任文壇邊緣小薯,跟倪匡前輩沒有交集,頂多是衛斯理50周年(2013年)活動,因為有朋友參予,也趁一下熱鬧,尤記得當年在書展還辦了不少活動,算起來都近十年了。因為成家搬出時放棄了很多舊物,反而一本倪匡作品也沒有,只留有一本衛斯理50周年紀念的《倪學》,有點可惜。

從前寫下的感想【沉迷看衛斯理時,已經是九十年代初,當中很多科幻元素已覺得不夠先進,如筆友的電腦,就有點追不上時代,更別說在今時今日的眼光,但誠然,以創作當年的眼光看,衛斯理某些故事思想還是相當超前,如立體複印來解釋《聚寶盤》,暗合聚寶盤傳說,是何等妙絕的構思?《第二種人》中,以植物種人來指責動物種人的殘酷和愚蠢,又是如此地擲地有聲。《大廈》中不停上升的大廈所引起的不安,令人不寒而悚。《頭髮》中以四位外星人交談,串合幾大重要思想,討論人性,當時年紀小讚嘆不矣,今天重看,仍然回味無窮。

衛斯理的科幻不是很專業,很多科幻知識不夠深入精準,空想成份比較多,來到今天,科學更進步,更是錯誤百出,但故事是好看的,選題簡單但引人入勝,鋪排上大多劇情豐富,加上人物設定吸引,總能令人看下去。雖大家認為是科幻,實在題材很廣,如《黃金故事》就像是武俠小說。

當然,也不是本本精品,像《地圖》,前半段明明很精彩,後來就糊里糊塗的結局了,令人失望。《怪物》中,怪物的作為,最後看回去,似乎於情理不合之處。當然,小說故事難免有不善之處,整體而言,衛斯理系列還是相當好看。】

作為紀念倪匡的文章,我們也科學一下,用上衛斯理小說都無法想像的智能手機,社群軟件和熱度分析軟件,看看倪匡先生今夜的熱度。首先是一如大家所料,7月3日的Google Trends首位,遙遙領先,而他的兒子倪震亦子憑父熱,登上第三位。

至2022年7月4日上午8時左右,從最初爆發開始過去了約14小時,熱度已經突破了90K,相信本日還會有數波跟進,始終作為全城關注事件,未必逃得過三天過熱潮定律,但爆發幅度估計遠在100K以上。

雖說進入Web3.0的時代,大台影響力下降,但訊息的引爆還是以100毛,香港01等大台為起點,始終大事件會要一個起爆點,網路大台雖然沒有昔日傳媒大台的獨霸實力,但在百花齊放下,爆發力還是很可觀。

最後,以Hashtag計算,提及倪匡會提及的最高詞彙會是什麼?相信大家都猜到吧,Yes,就是衛斯理,比起作家還要高,一切都很意料之內吧?當然啦,大數據某程度上也是大家的數據。

最後,感謝倪匡先生,感謝他的作品,感謝他改變了我少許人生軌跡,倪匡先生RIP。

最後頭盔,數據分析結果會因應使用工具,截取方法,個人設定,解讀方式而有出入,本文謹以個人經驗操作及評價,謹供大家參考,同時作為使用現代科技分析的入門引導。

最最後,喜歡本文的話,不介意請多分享給朋友,或者,起碼,Like下我地 PAGE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rkshadowzo 有關數據分析提案,問題,合作或各類意見,歡迎電郵: info@shadowzo.com 。

本次使用工具:
FB
Soda Insight
我個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