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dget 冒險自家內容

Samsung Galaxy S21FE 5G :各種意義上的二流產品

好了,終於換機 Samsung Galaxy S21FE 5G ,為什麼是這台?明明在線上評測都不是什麼好評,總說它不抵玩,減扣了什麼跟什麼的,很廢很爛,加上用上爛SOC火龍888,三個背面鏡頭全部不超過1200萬像素,25W快充慢如龜,膠質機背,只有8G RAM之類之類,被評得一文不值物非所值。

如果簡單形容Samsung S21FE 5G,我會說它是二流手機,CPU是當今高通第二強形號,鏡頭不到一流,但在三叔中算二流頂端,電量4500,不到5000,也是二流,顯屏也是二流頂端,它沒有任何可以拿出來炫耀的功能,頂多IP68防水防塵算一流,但,又幾乎所有功能都在二流前列,如果以現代人喜歡的通俗說法,它應該算是台頂配中階?

注意:產品資料及規格只供參考,一切以有關品牌為準,因為本文內的是私人機,我額外自行貼了保護貼和加了外殼,原裝沒有附送…

好了,會選這台的原因,是它減省的,多是些看得到的搶眼規格,在鎂光燈後,一些基本面,它是給足給滿,IP68防水防塵,WIFI6,無線充電,雙喇叭, Gorilla Glass Victus 玻璃,光學防手震,遠攝鏡,USB 3.2 Gen 1,NFC,很多廠商喜歡下刀的核心配套部份,他都沒有下刀削弱,最重點是,它降價了,下班到馮宅一看,256G版,只是約HK$4,700,算上獅子信用卡優惠,HK$4,500左右,這價格,給新的A系機才貴數百,但性能功能都強上不止一檔,不抵嗎?

包裝盒內極之環保,除了主機,卡針就只有USB線了,原來沒有,從來都沒有,但店家送了一堆配件,也OK啦。

比起S22,雖然鏡頭稍遜,SOC難兄難弟,但電量是3700 VS 4500,配合食電火龍,大電吸引力大增,那麼同樣大電的S22+呢?價格接近八千,加上手感奇差,真的買得下手嗎?都給了八千,都沒有手感可言,再多付一些,買大塊板,手感更差,但強得多的S22Ultra更好吧?25W快充本身都不快,實戰很多時只有十多W,但有比沒有好。

Samsung的重點就是顯屏吧,Dynamic AMOLED 2X,名字強悍,實在只有1080 x 2340 pixels,比S10倒退了,不過,S22也不差多解像度就是了,有120Hz,不過沒有自動微調,實際上使用,是有點感知的爽了點,但考慮到掉電,那一丁點爽,絕對補償不了狂掉電的不爽。顯示效果一流,亮度充足,不過,比起S10有目測可見退步,始終屏大了,解像低了,感覺倒退是正常,但其畫質可算是次級中的頂班。最重要的,是直屏,不是曲MON,大大減少各種打機誤觸或者APP適配的人間悲劇,絕對加加加加加分。

膠底我是喜歡的,膠底機一般在耐用性上都很可信,而且很少會碎裂,比起某些一開盒就花的金屬機身更襟,也沒那麼容易染指模,除了所謂手感廉價(其實,上套後會有分別嗎?),和散熱差一些,沒有什麼不好。

三鏡組是我最喜歡的地方,三支都不算強,但三支都實用,沒有S21那個為了支援8K亂搞的高像素剪裁ZOOM,超廣質素合理,主攝雖然只是1200萬,但感光元件不算小,畫質不會太差,遠攝的感光元件沒有二流,堪稱三流,日光下拍出來尚可,實用性OK,這台的長焦都是應急用,有比沒有強,真的要專業長焦,別買它,而且,這價段手機像也沒有長焦專業戶,整體焦段夠廣,全數堪用,大抵在0.5X – 6X的焦段都算可以,10X應急也行,再多就祝君好運。
前置鏡頭有32M,效果比我想像中好,三叔的前鏡調色的確可信,效果不錯。

至於火龍888,一字:爛,跑分還好,就這樣了。熱和耗能是基本,效能亦不見得怎出色,數年前的S10跟它比,除了某些遊戲,差異極之有限,用上4500mAh電後,續航只算尚可,但也稱不上超強,勉強一天一充那種,S22的3700會如何地獄真是難以想像。有無線充電,有無線反充,速度有限,但功能上沒有妥協。

5G速度挺不錯的,我在家中戶內,也可以有近100M的下載,比4G快,但超食電,所以,其實還是開4G LTE算,WIFI速度沒測,感覺也是一般,但有個奇怪情況,如果你跟我一樣手痕喜歡設MAC Filter,記得在S21FE上連接設定關掉隨機MAC,否則會接不上5G Wifi。

對於手機主力處理日常事務,影工作照生活照,玩玩一般遊戲,旗艦與否,沒所謂啦,夠電,有防水,顯屏高水準(這點三星的確優秀,那怕只是二線貨),One UI其實未夠好,有點難用,但穩定性尚可,也沒有加些太古怪的東西,忍佢。

缺點方面,沒有4K拍攝,沒有3.5mm耳機,不是最新的SOC,影像性能普通,快充號稱最高25W也不高,測試時大多時間都在1X左右,喇叭的調音一般(不難聽,但極普通),雙卡SIM前後面設計超難用,不能追加記憶卡(我不用的功能),8G RAM偏少,沒有WIFI6E(但這價位不剋扣WIFI6算良心啦),膠背(對會用的機套的人,會有分別嗎?),指紋用了二流的光學不是高階的超聲波(但還是屏下的)。

最後感想,雖然手感沒有S10輕簿,但在如此配置下仍能將重量控制在177g,絕對難能可貴,性能是相對,重量是絕對。One UI有好有不好,算好上手,但進階功能超麻煩,奇怪功能收得超奇怪,但不理它,用Default也可以的,穩定性尚可。

原價絕對肯定千萬不要買,但減價之後,根本是降維打擊一眾A系的殺器,連性價比不俗的Mi12X都受壓,機體的確各種二流,但價格也是二流,就沒所謂了,二流還是堪用以上,比很多莫明其妙減弱核心功能的偽高階或中階機,更良心更實在,買來等未來不再火龍的真真旗艦也是種策略。

這玩兒的相機雖然不強,但絕對好用,很久沒做過影集,之後應該會為它做一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