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科熱談自家內容

《 金宵大廈 2 》傳媒聲量高,開局有聲勢

寫大台,真心驚驚,一來,似乎普羅不太喜歡,每篇文下的功夫沒少,但反應大多欠佳,二來,又怕被投訴,不過,考慮到平衡分析,那怕微犯險或者沒人看,還是要做的,反正本家也不是搵食用,興趣使然會多點勇氣。《 金宵大廈 2 》,來了。

《 金宵大廈 》是大台近年相當好評的劇集,今次推出續集《金宵大廈 2 》,關注度較高,曾在Google Trends拿下高位,正好拿來做分析。以4月6日截取,由3月31日至4月6日的數據,劇集在4月4日,剛好可以看到初動數據,熱度三天左右已經接近20K,以大台近年來說,是很不錯的表現,跟Viu一些中等熱門劇的初動數值相約,熱度開播日最高,暫時仍算保持著,初動有點像友台雷聲大卻熱度急降的《反起跑線聯盟》,後繼要看後繼。

大台熱度始終還是集中在新聞或傳媒,雖然也有不少KOL提及,但整體網民參予率還是偏低,超過60%來自新聞類也是相當有前網路時代的風格。熱門HashTag方面,演員相當有叫座力,李施嬅跟陳山聰位列2位和三位,可見輿論都挺賣賬。

連詩雅,湯洛雯等等網路高熱度藝人都有推POST,大大拉升整體熱度,也可以看到大台在媒體或者藝人平台的資源上的優勢。

大台近年各種作風可能令不少人不滿,很多節目亦有食老本之嫌,但亦有些如《 金宵大廈 》之類有點創新,有誠意的作品,事實上,看收視或者熱度,也不低,金宵大廈在豆瓣上行文時,也拿下了8.4分之高,評論多是國內觀眾,當中也多談及港劇看法,有不少值得參考的觀點。

娛樂產業面對國際化和戰線多元化的大形勢,本地娛樂早已超出本地業界你死我亡的零和競爭,一家獨大的情況,在互聯網時代競爭還存在的情況下,不太可能出現,如何做好做強,才是各台重心。

最後頭盔,數據分析結果會因應使用工具,截取方法,個人設定,解讀方式而有出入,本文謹以個人經驗操作及評價,謹供大家參考,同時作為使用現代科技分析的入門引導。

最最後,喜歡本文的話,不介意請多分享給朋友,或者,起碼,Like下我地 PAGE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rkshadowzo 有關數據分析提案,問題,合作或各類意見,歡迎電郵: info@shadowzo.com 。

本次使用工具:
FB
Soda Insight
我個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