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科熱談自家內容

碎片化與迴聲室的限制,我錯過的《940920》熱度

最近一兩個月,在疫情新聞和各種壓抑下,雖然收視率數據好了,娛樂新聞的熱度有點不如前,Viu TV 的時空愛情劇集《940920》,品類上我是不愛看的,也的確沒有看,自家迴音壁上除了從事娛樂相關的朋友,能見度亦不高,甚至連上周結局,其實我也不知道,結局篇也不足4點收視。

好奇用數據工具看看熱度,果然,這是一個直覺不能信任的碎片化世界。

計至3月21日,完結後三天,一周熱度為56K,有多高?比很多心目中的神劇《IT狗》的51.6K還要高一些。雖然熱度很高,但後續討論感覺沒有《IT狗》持久,快速消失。

於是我好奇,找回早一周的數據,由3月7日至13日的數據又如何?意外地,原來在結局篇前,熱度更高,達到65.7K熱度,人氣持續在相當高水平。

不過,有趣的,是大多熱門POST都集中在Viu TV的自家頻道,再其次是討論區的劇情分析和討論,這種傾向,似乎是很粉絲向的作品,也的確,這是互聯網時代興起的小眾高熱度風格。

相關熱詞方面,以Hashtag來算的話,首先是前作《二月廿九》,其次是劉俊謙,再次之是吳海昕,就是演員名字。

再一次,示範了互聯網的碎片化世界,亦示範了迴聲室效應(echo chamber)的偏見,在2022的世界,再紅,也有人不懂,再小眾,也可能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數據,認識那個明星不認識那個明星,又有什麼好奇怪?我圈內的巨星,很多時不過是圈外的Nothing,反之,亦然。

最後頭盔,數據分析結果會因應使用工具,截取方法,個人設定,解讀方式而有出入,本文謹以個人經驗操作及評價,謹供大家參考,同時作為使用現代科技分析的入門引導。

最最後,喜歡本文的話,不介意請多分享給朋友,或者,起碼,Like下我地 PAGE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rkshadowzo 有關數據分析提案,問題,合作或各類意見,歡迎電郵: info@shadowzo.com 。

本次使用工具:
FB
Soda Insight
我個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