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科熱談自家內容

數據看陶大宇倒轉地球的網路狂歡

《倒轉地球》恐怕已經沒太多人記得是劉德華的歌曲,年輕人甚至可能以為是陶大宇歌曲,但網路時代,爆紅很多時不在原創,反在二創三創,你看眾多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變了MEME圖主角的人物,如黑人問號,握拳BB之類就知道。

陶大宇的獨特演唱風格,一夜爆紅,翻看網路熱度,一周熱度可以去到57K,竟然可以媲美造星4和大台台慶,認真誇張。

不過,網路世界,事不過三天,看走勢圖就知道,在11月30日去到頂峰後已經快速回落,如果沒有其他突發,估計週末後無被慢慢遺忘。媒體在事件中熱度佔比只有15%左右,重心在KOL,論壇和一些KOL形網媒,更顯其網路本質。

聲量反而聚集在一堆翻唱上,首位熱門POST是晴天林的翻唱版,但第六位也同一首翻唱,不過,在Youtube上的,第四位是東方昇的演唱版,第十位是吳保錡的翻唱,第九位卻是報導保錡的翻唱,即是說,十大熱門POST中,竟然有一半是翻唱有關,而非陶大宇的原文本。

這事件好玩之處在於其很網路的本質,文本雖然也有相當傳播力,但其真價反而在引起話題和不斷衍生的作品,不是單一或小數平台製造,卻又無比熱鬧的網路狂歡。

現實殘酷,網路世界太快,再深的感動,再大的聲量,很快就會被後浪推前浪,全民造星1,2,3無盡感動大家的參賽者,恐怕大家已經記不起其名字,急浪時代,每個人都有機會做主角,每個人都難以長久當主角,真正殘酷到死的英雄地。

最後頭盔,數據分析結果會因應使用工具,截取方法,個人設定,解讀方式而有出入,本文謹以個人經驗操作及評價,謹供大家參考,同時作為使用現代科技分析的入門引導。

最最後,喜歡本文的話,不介意請多分享給朋友,或者,起碼,Like下我地 PAGE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rkshadowzo 有關數據分析提案,問題,合作或各類意見,歡迎電郵: info@shadowzo.com

本次使用工具:

Facebook

Soda Insight

我個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