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說影評旅行及生活雜感自家內容

《梅艷芳》歌目及解說

一如所料,二擦《梅艷芳》,保持之前10/10的滿分無底限推介,看完之後,如其多寫一篇結論還是差不多的 《梅艷芳》歌目 補充文,也整理一下當中歌曲和做一些我流註腳,除了盡量充下我有印象的歌曲,也寫下這些歌曲我的認知和感想,當中,竟然有不少有趣的發現,意想不到地,做到吐血,希望大家喜歡,有錯有誤有欠也請大家多多提出以便修正。

《行快啲啦喂》

《行快啲啦喂》,許冠傑的名曲,嚴格來說,只出了一句,改編自披頭四金曲《Can’t buy me Love》的港版,充份展現初代改篇英文歌的通俗廣東歌的特性,而梅艷芳成長也正處於歐美和日本作品在香港大熱的交界期。

《相思河絆》

1962年的老歌,鄧麗君、蔡琴等等傳奇歌星都有唱過,1998年的《變奏》專輯中收錄了梅版,沒記錯,也好像是電影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首歌,【別要把我忘記】也成了電影本身的點題句。

《上を向いて歩こう》

日本歌,由劇中的鄭少秋演唱,看到其表演,加上其他人提點,令小小梅學習唱日文歌,間接改變了之後命運。本身是1961年發行的經典金曲,初版由坂本九主唱,後來也出現了眾多不同版本,港版由杜麗莎主唱。

《命運》

歌廳內唱給姊姊聽的《命運》,TVB電視劇《火鳳凰》的主題曲,原由甄妮主唱,1980/81年作品,這首歌某程度上顯示她好玩不屈一面,也某程度是其性格寫照。

《風的季節》

1981年發行的歌曲,同樣本身不是梅艷芳的歌曲,是徐小鳳的金曲,卻可能是影響梅艷芳一生最大的歌曲之一,是她在1982 參加第一屆【新秀歌唱大賽】的決勝歌,出色而經驗豐富的表現,令她初受注目,也拿下了冠軍。

《Stand by Me》

經典英文歌的同名改編版,原曲於1961年發表,原唱為 Ben E. King ,梅版1988年登場,拿下了不少獎項的改編歌。

《心債》

《心債》,梅艷芳作為歌手事業的起步點,是1982年無綫電視電視劇《香城浪子》的主題曲,說起《香城浪子》,這部也是當年眾多部高度疑似日本動漫作品的電視劇之一,跟梶原一騎經典愛情悲劇《愛與誠》有極多巧合雷同之處。主題歌曲本身由顧嘉煇作曲、黃霑填詞,相當強悍,梅艷芳演繹令人驚豔,同名專輯的點題歌,真正一曲而紅,初登場即爆紅。

《戲劇人生》

歌廳演唱三首之一,葉振棠的名曲,1980年麗的電視劇《浮生六劫》的主題曲,盧國沾歌詞的經典作。

《償還》

歌廳演唱三首之二,來自鄧麗君的經典金曲,有日文版〈つぐない〉,特別在中日版都是她唱,1984年作品。

《面影》

在歌廳演唱中的日文歌,《面影》來自大紅電視劇《Gメン’75》(即《猛龍特警隊》)的插曲,主唱是しまざき 由理,這首歌在香港知名度很高,在日本也是經典金曲。

《默默向上游》

《默默向上游》是張國榮的早期歌曲,電影《鼓手》的主題曲,所以電影中出現的歌詞跟後期常見版本的歌手不同,是鼓手,來自1983年的《風繼續吹》專輯,印象中, 在梅出道時,張國榮已經有一定知名度,或者為了戲劇效果,電影中時序有些調整?(這歌,有高手另有意見,但未有空整理,之後會再補上)

《飛躍舞台》

《飛躍舞台》絕對是梅的經典快歌,時常出現在演唱會的歌曲,1984年發行《飛躍舞台》專輯的點題歌,同時又是TVB經典電視劇《五虎將》主題曲,電影花了點編幅重現其前CG時代的MV,可以感受一下80年代獨特魅力。

《壞女孩》

1985年登場的早年名曲,同名專輯《壞女孩》的點題歌,是首改編改,原曲《Strut》,同碟爆多名曲,如《夢伴》和《冰山大火》,還有改編自她偶像山口百惠金曲《私の試練》的《孤身走我路》。這首歌當年收投訴的風波亦成為電影中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。有關山口百惠,我留後面另一首經典歌時再詳談。

《胭脂扣》

《胭脂扣》是梅電影事業的高峰,拿下金馬獎,金像獎等,作為主題曲的《胭脂扣》同樣經典,1988年時拿下眾多獎項,至今仍時有人播放。

《烈焰紅唇》

只出一小段的《烈焰紅唇》,可算是《壞女孩》的精神續作,1987年作品,很多人沒留意,原來也是《精裝追女仔2》主題曲,流傳極廣,不過,始終是跟稍後作品,比起早期成名時期的《壞女孩》歷史意義略遜。

《Monica》

不用多介紹,張國榮爆紅金曲,收錄於張國榮1984年發行的專輯《Leslie》中,原曲是《モニカ》,日本歌手吉川晃司的出道單曲,沒錯,就是《幪面超人W》中演出硬漢師傅鳴海莊吉的【吉川晃司】,相信宅叔提起他會想起另一首歌。

《裝飾的眼淚》

1987年作品,梅的另一首熱門歌曲,原曲是中森名菜名曲,由竹內瑪利亞作曲,當年拿下不少獎項。

《Whatever Will Be, Will Be (Que Sera, Sera)》

電影中由泰國小女孩翻唱的經典英文歌《Whatever Will Be, Will Be (Que Sera, Sera)》,1956年的老歌,翻唱過的人無數。

《笑看風雲變》

1990年作品,倫永亮作曲的經典作曲,電影收錄歌曲中罕見的合唱歌,原曲是梅跟許志安合唱,無線電視劇《我本善良》主題曲,收錄於90年3月發行的《封面女郎》專輯,同年十月,梅艷芳在其生日會上宣佈,不再參與任何歌壇頒獎禮,令這首歌特別有意義。

《為妳鍾情》

1985同名專輯的主打歌,張國榮的金曲,同碟的熱門金曲極多,有《不羈的風》,《第一次》,《少女心事》等等。

《赤的疑惑》

這首印象中在電影後段出現,事實上是梅早期金曲,原曲來自經典日劇《赤い疑惑》的主題曲,1983年在香港無綫電視播放粵語配音版,由梅負責主唱香港版主題曲,作曲是都倉俊一 ,原主唱是梅艷芳偶像,日本傳說級歌姬山口百惠,梅1983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《赤色梅艷芳》的主打歌,同碟收錄了由梅翻唱的經典日本動畫《千年女王》中文版主題曲《千年女王》和插曲《傳說》,是梅除了《IQ博士》之外,罕有的動畫主題曲,不過這兩首,似乎大家比較有印象露雲娜版。

山口百惠是日本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傳說級歌姬,是日本第一個單曲銷量突破1000萬的女歌手,受不少七十年代長大的香港喜愛,據知梅艷芳亦是其歌迷,14歲出道的她,於高峰時期(1980年,時年才21)引退結婚,婚後離開娛樂圈,不論事業和人生,估計都是梅艷芳的偶像,正就是【那個看透我夢想是平淡?】,但結論而言,梅在事業上和功績上似乎都超越了山口百惠,卻未能得到正常平淡的幸福,是福是禍?人生,可能就是如此。

《女人花》

1997年作品,電視劇《東方母親》之主題歌。

《夕陽之歌》

貨真價實的【傳奇歌姬終極神曲】,《夕陽之歌》,這首歌是日文歌《夕焼けの歌》改編,原唱是近藤真彦(你懂的),是他的名曲,改編版有很多個版本,初登場時被另一位香港傳說歌姬陳慧嫻小別樂壇的《千千闋歌》稍壓下,但隨年月過去,《夕陽之歌》慢慢成為眾改編版中的No.1,甚至超過原版,隨著它作為梅艷芳的終極一唱,巧妙又不幸好成了某程度人生寫照的歌詞,結合婚紗嫁舞台的設計,被很多人視為《夕陽之歌》眾多兄弟姊妹中的絕對終極版本。

《歌之女》

1995年作品,同名專輯的點題歌,電影的ED歌,出Roller時出的,是她自半傳式的歌曲,雖然說經典度或者悅耳度未必能媲美以上眾金曲,但在電影中配合舊照,別具意義,可能到幾乎肯定,是這部電影最好的一首ED。

《IQ博士》

電影中真正最後一曲,可當Bouns Track?可能是梅艷芳另一種意義上最廣為人知的歌曲,《IQ博士》本身是鳥山明的成名作,是哦,《龍珠》作者哦,在日本都是傳奇級作品,1983年在香港播放,梅豔芳極罕有以Cute Cute風格演繹的歌曲,據說早期梅不特別喜歡這首歌,但後來得知大小朋友都很歡迎這歌,不單不再抗拒,反而樂意將其成為演唱會和表演中的常見歌曲。印象中在早期個人專輯好像沒獨立收錄,多出現在演唱會和一些合輯中。 梅的動畫歌方面,其實還有一首《一股歪風》,來自遠古電玩/電競動畫《電子神童》的插曲,因為作品人氣和當年動畫主題目不太受關注,出現率較低。

呼,以為簡單一篇,想不到要搞那麼久,寫完之後,更覺《梅豔芳》這部電影的心思,電影在自傳之後,終於 《IQ博士》 這首梅姐少有的開心歌,算是一個善良的願望,故事中不少細節修改,可能有美化,但又未致於一面倒唱好,可能有忌諱,但可以感受到各種善良,這點,重看時特別有感,也是維持10/10不變的原因,謹以本篇,再推薦一次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