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討厭湊數鏡頭嗎?漫談手機多鏡頭

知名傳媒 GSMArena 之前公佈過一個2020年最糟糕的手機設計調查,當中最惹人嫌No.1,就是不實用的相機模組,比不給配件的【環保】策略更不受歡迎,想不到吧?看手機評測自媒體時,更常聽到各類【戰術用鏡頭】【營銷優化用鏡頭】之類的諷刺稱呼。

大抵,多鏡手機興起後,不少廠家為了數字軍備競賽,硬塞一些可有可無,效果欠佳的鏡頭到機身,特別在中低價手機,更是誇張,有些簡單是三鏡兩湊數,無謂之極。

好了,都是多鏡,怎樣才算湊數鏡?發展至今,多鏡頭手機多為三種用途而配置:

  1. 最簡單易懂的多焦距,雖然有Samsung之類的瘋狂廠家嘗試硬塞變焦鏡到手機中,但成像欠佳又重量誇張,難以普及,於是以各個不同焦段鏡頭混合算法,令手機達到變焦(ZOOM)的功能,合理,亦是主流,但以這一兩年情況,廠家主流以超廣角(近闊)+廣角(中)+長焦(遠)組合為高階機配置,中低階不備展焦。
  • 景深,2014年發佈的HTC M8使用的雙鏡配置就是景深+廣角,亦是這組合最早為一般手機用戶認知的機款。視乎情況和鏡頭性能,景深鏡頭其實除了拍照,也可以作測距,動作偵測等等應用,但近年反因為計算攝影技術提升,單鏡加計算也可以做出不錯景深效果,拍照方面的實用性降低。Apple的LIDAR(光學雷達)可算是這類方案的進階強化版,真正應用到不同領域。
  • 3D 拍攝,這是被遺忘的應用,曾經有一段日子,廠家推出不同的3D拍攝裝置,但隨著VR技術進步,景深相機進步加上一般應用場景下難以取得好效果,近年已經少見這類方案。

能幫助達成目的,用的著的,都不應稱為湊數,所謂湊數鏡頭,大多指只具功能而實用效果欠佳的產品,最常見的,是低像素微距鏡,所謂微距鏡,就可以將物件放大的鏡頭,所謂放大,主要主因是鏡頭能夠拉到較近對焦成像,大多微距鏡的【最近對焦距離】會比常焦段鏡頭短上不少,用來拍攝小物,如虫子,食物之類,視角獨特,問題是,這類手機湊數微距鏡,大多像素少(二百萬至五百萬),底(CMOS)細,鏡頭成像效果亦欠佳,比主鏡拍攝放大更不如,除了湊數,很難想到存在價值。

另一種常被視為湊數鏡,就是整合不佳的景深鏡,有景深深當然好,但如果有景深鏡拍淺景深卻沒有分別,那,這鏡頭又是為何而存在?

為了提升話題,增加鏡頭當然是好,但如果像Nokia 9 PureView那台用上五個鏡頭,拍照還慘被同代單鏡慘電,只會成為笑話,威,唔係咁認。來到2021,廠商似乎又悔改了,亂加鏡頭的情況似有改善,如米系最近使用的長焦微距鏡,就合理多了,也較接近傳統相機思維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