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媒體訂閱制與香港人
2019年舊文,因系統問題消失,2021年初復活,意外地,內容一點都不過時…..
2019年,香港某人氣大報搞起會員制,將來應該會走訂閱制之路,即內容付款的方向,說來很潮,其實就是紙媒的回頭路,讀者以金錢換取資訊。商業上,當代媒體流行的商業模式,主要以內容吸取讀者時間,然後轉賣給廣告商,媒體主要工作吸引人流,或建立讀者信任,以賣上更好價錢。
訂閱制,某程度上是將間接銷售,變成直接銷售,即是說,原來換的是讀者時間,現在要換的,直接是用戶的錢。當中最具代表性,是全世界都在談的美國《紐約時報》,早前轉虧為盈,電子版訂戶約260萬,每年收入甚豐,是內容直接變現的典範,當然,《紐約時報》內容品質,絕不是我們香港那些【死者到大圍認屍】,【兒子生性….】可比,而事實上,《紐約時報》的成功,不單是因為做好內容,更是配合各種現代化行銷技術成果。
某大報自從大搞會員制後,社交媒體的可見度馬上下降,直到今天發生的明星花邊,涉事的男女藝人知名度甚高,加上影片本身極豐話題性,配合香港人喜歡看人家中伏的習性,馬上成為全城盛事,單日爆升數十萬登記用戶,相當誇張,也相當反映出香港社會喜好。
訂閱制可行?不可行?其實,很多人的焦點都在內容,我們先由這點說起,外國訂閱,有很多都依賴優質內容,但香港文化根本水土不服,特別是深度內容備受輕視的香港。工作上要寫一些較技術的文章,老實說,也很皮毛,但很多客人或者不同方面,總要求寫到外行人都懂,事實上,很多較專業內容,那能三言兩語就寫到路人甲都懂?難免太輕視不同專業了吧?再者,香港人熱愛假新聞(那幅每次一打風就出現的風眼相,還有無盡的碼頭消息….),熱愛不用腦消息,看每天在社交媒體都是一大堆擺明假新聞的分享,有內容的卻乏善可陳。
又再退一步,什麼叫好內容?如果客人願意付款或花時間就叫好內容,可能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內容,要叫色情網站,如 2018 年,Pornhub 訪問量約 335 億次,每天幾乎一億次。香港呢?今天一個八卦明星負面新聞,馬上訂閱人數上升。
現實是,深度內容,不等於讀者願意付款內容,特別在香港市場,事實上,賭博,色情,八卦等等主題,才是香港媒體市場主流,馬報,六合彩心得等等出版物,歷久不衰,馬網波網也甚有人氣,當然,波網馬網甚至色情網,也有高質素。
訂閱制是否可行,跟內容是否高質未必有關,你看當年安心片的畫質有很高嗎?行文有很出眾嗎?大眾消費品,好多時,只要夠爆,夠搶就可以令人付款,當然,要客人付款,有時甚至不是因為產品本身,如買蛋送雞有贈品有優惠,一樣有人訂閱,記得年輕時,有些雜誌訂閱贈品吸引,於是友人受相訂購,但那本雜誌?誰管它中間是什麼內容。
個人覺得訂閱制還是挺好的,最少,它將媒體由過度討好廣告商(衣食父母),再次回到照顧讀者,是高質,是劣質,就看社會狀態了,過度討好讀者,又真的好嗎?至於香港,蝦蝦蝦,大家覺得呢?
參考資料:
腾讯科技 – 美国新闻媒体未死:行业效仿纽约时报收费墙成功经验
http://tech.qq.com/a/20190207/003887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