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文字,致自己的一點回顧
年輕時對文字很多幻想,天真得想做編劇小說家之類,寫的東西不差,但也著實稱不上出眾,有點像《爆漫》中的真誠,小時候覺得自己畫得不錯,但到開始貼近業界的水平,才發現自己的所謂才華是如此平庸。到接近成年,開始覺得文字工作想法不實際,就算成功在文學誌投稿,也的確幹過一些寫字賺錢的工作,畢業後還是選擇了普通道路。
社會打滾多年後,偶爾發現了網上平台易弄,於是在上上一個浪潮,開始在網上寫作,原本也沒什麼期待,只是隨興寫寫,幸運又巧合,讀者由一天三五人一點點上升,到後來一天數千上萬人也有,意外地,有了丁點知名度。
對於我這類非職寫作人,網上寫作,最好是可以改錯,錯字王邊想邊打,常常犯錯,線上可以先打後改,方便。因為線上,於是也有了各種線下機會,第一次登上報紙(竟然是《成報》),第一次登上雜誌(是另有緣份的《一本便利》,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長期專欄,第一次在實體書上客串,再,第一次推出自己的專屬實體書,然後到香港以外辦一些書有關的活動,在國內雜誌客串專題,一切一切,都很夢幻,圓了少年時無法想像的夢想。
不是因為網上寫作,不會研究線上生態,平台系統之類,也不會成就自己後來的很多可能性,線上的自己,更任性,更懶理收視,也的確有回塘,但,最少,每次寫文,我都很開心,跟成果無關。
上個月,有幸為明報周刊寫了兩頁文章,算是為這幾年比較低調的寫作人生畫上一點色彩,對於我這種凡才,算是憑寫作得到超過應得的了。
雖然文字在消退之中,影像文化才是未來,但兩者除了競爭,在傳遞信息上,各自有些優勢,所以我深信,文字不會消亡,雖然不再是昔日主流,但還是會活下來的。
這是一篇致文字的自傳,這是一篇有關夢想的故事,雖然微不足道,但未來,有時會超出想像。2020年最後一個月,謹以本篇留念,並祝福和感謝大家,未來還未來,有一切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