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G 文化暗食熱評自家內容

動漫回味 : 意大利麵食

意大利麵食其實有很多種,最常見,稱為「意大利粉」(spaghetti)的條狀麵食只是其中一種。較常見的,還有「通粉」(Macaroni)、「長通粉」(Penne)、「寬條麵」(Lasagna)、「螺絲粉」(Gemelli)等等,形狀各不同,口感和適合的佐料和烹煮方法也不同,花式繁多。日式洋食中,意大利麵食絕對是熱門之選,當然也會是料理動漫常客,不論《伙頭智多星》、《料理新鮮人》又或者《天使的煎鍋》都可見它登場,在日式西餐廳中,也是常見主打,可見日本人對意粉的喜愛。

因為意大利麵食中以「意大利粉」最聞名,我們就由它談起吧?意大利文寫作「spaghetti」,日文叫作「スパゲッティ」,由較硬的杜蘭小麥(durum)磨粉製成的麵條。起源很久,雖然有人說它由「馬可孛羅」從中國帶回歐洲,事實上,歐洲很早有流傳,沒有明確証據証明其源自中國,反之,有考古發現,公元前在歐洲已有類似意粉的東西。

意大利粉會根據粗細度分類,最細的稱為「Angel’s Hair」(天使麵),較細的意粉會稱為spaghettini ,而粗的會叫spaghettoni。除了常見的小麥色,也有生產時加入蔬菜汁、墨魚的墨汁、蘿蔔汁、番茄汁等等衍生出的變化品種。

為遷就本土口味,普遍食店煮意粉都會煮得軟軟的,實際上,正宗意粉,應該會煮得較硬,一如《伙頭智多星》劇中所說,意粉切開一半時,橫切面中間有白色小點效果就很理想。只要控制好水量、麵量、時間,要做到說難不難,說易不易,很多店鋪為增加效率都會先弄好意粉,放一旁,待最後才伴上汁和伴料,而令味道大打折扣,事實上,意粉剛煮好馬上加上醬汁和伴料會更好吃。

一般本土餐廳,會以意粉伴上各式醬料食用,較常見有茄汁和忌廉變化而成的肉醬或者忌廉汁,實際上,真正高質素的意粉,只要加上少許海鹽和欖檻油,最能嘗到真味,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,絕對會對意粉有另一番體會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