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摺機 可以改變什麼?

可摺式智能手機,又稱 智能摺機 中間收起一個巨屏的筆盒款,去年受到很多人吹噓,我也試玩過一陣子,幾乎提都沒提過,就知道我既不感冒亦不興奮。先不談價格,其實只要產品夠好合用,一兩萬元的電子工具,不愁沒人買,問題是,產品要顯出身價。

這類改變Form Factor的所謂革新,其實鮮少起到革命作用,或許Ultrabook算是,但Ultrabook解決的,是手提電腦重量和續航的問題,這類可摺機解決的問題,是,可揣式大屏。問題是,這個問題,有太多解決方法,而筆盒式摺機,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,產生了很多新問題。

首先,是厚度,我的主力機三叔S10,厚度7.8mm,副機華為的Honor 10,厚度7.7mm,好,三叔的Galaxy Fold(一代),展開厚度為6.9mm,很美好?指起來卻是約15.5mm,攜行和單手操作下,這個厚度,在2020年,相信不是太多人能接受吧?機身重量更達276g,幾乎是兩台輕魏形的手機。

展開後有7.3吋,聽起來很美好,但在很多快速查看的場景下,相信都會用回單手操作,在如此巨無霸體形,竟然只有4.6吋屏,情何以堪?總不成看個訊息接個電話都大費周章開開合合。

展開的7.3吋其實也是中看不中用,看地圖看文件還好,2152 x 1536 的比例約為4.2:3,4:3是舊日顯屏常見比例,問題是,今天的影片主流是16:9,16:10,在路上看到有用這類摺機的用家,看影片用不盡的慘況,老實說,單是影片顯示範圍,比我手上的S10,真大不了多少,但機身重了很多,握持亦不方便。

好了,說得好像一無是處,其實也不然,如果要進行多工同步,文字工作,如Execel之類,這類摺機還是有優勢的,對重度Excel用家或者繪圖愛好者,或許很吸引?只是,在大多數路上使用場景,最少,現階段,就算不看價格,也不見得有優勢,餘下的,是拿來炫耀吧?但,由機款而言,也不特別好看,要炫耀,買隻錶更實際?

當然,這是現在的情況,三叔在Fold 2已經歐了很多改善,如大大增加面屏大小,但個人覺得除了價格,體形一天不減縮成單手好用,要大普及,還是很難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