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降維,如何應對?
消費降維其實不是新名詞,2018年中國內很多大城市已經這個說法,說穿了,就是省吃儉用,因應近年環境經濟氣氛,平民百姓作好準備也伯應該。香港經歷了人年的社會運動到今年的疫情,除了少數鐵飯碗朋友,一般各界朋友,也要開始認真進行降維。
其實身為中佬,旅行不會特別多,無謂嘢(自以為)不會買太多,倒是樓奴族和家庭開消是省不了,能省,就省自身。身為樓奴一族,自身都有點壓力,這兩個月難免開始降維。
每個人的價值和收入情況不同,玩具和吃喝,先降那種?或者全降,都看個人。我是傾向於先減低一些【慕名】一試的吃喝,回頭一想,不少慕名一試,最後也是中伏收場,數百元至千一餐,不外如是,更甚者還要受氣,反正,如果只講食物味道,吹噓到全港最好的君悦咖啡廳海南雞,可以輕易被一堆只收一半甚至三份一價錢的小店秒掉。當然高級餐廳按個人消費力,絕對可去,只是要去得精明,優惠可以查一查,紀錄也要翻一翻,空有威名的,不要去了。
減少預購,是第二項,市況不好,預期券務必謹慎,這是個雷曼都會執笠的年代,為了少許折扣冒險,不如拿錢過大海拚拚?
不花大錢做傻仔,是消費降維的核心思維,不是不消費,是要更理智更消費,用較少金錢,得到接近甚至更佳享受。面對新常態,各行各業都要調整,日本迷失二十年,冒起了UNIQLO,能提供價格廉宜又具品質產品的,還是能冒起,如果你不幸跟我同樣要消費降維,節流之餘也想想開源,如何在亂世尋找新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