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蒼天」有盡、「航路」終焉:三國歷史與傳奇再架構

有人會覺得漫畫永遠比不上小說有深度,但,堅信深度從來不限於形式。在云云三國再創作漫畫/小說中,最愛一定是《蒼天航路》,說起這本書,很多人就會想起那個用金手指改成智商255的曹操跟另一個被改成武力255的呂布,當然,還有那個陰陽怪氣的孔明。在誇張的人物,豪邁暴力的戰爭場面下,骨子裡卻有一套獨特的三國觀。太史公司馬遷有云「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」,這本漫畫可稱為「通三國之事,成獨特之漫」。

注意:內文含劇情!另注意,這部漫畫作品是十八禁的成人作品。

由日本講談社出品,自1994年開始連載共超過十年的三國漫畫作品《蒼天航路》在經歷作者之一李學仁病逝,終於在第三十六期堂堂完結。這部作品最初是由韓國人李學仁負責創意,王欣太負責描畫,雖然不算大熱作品,但它以別具一格的歷史觀配合《三國志》內的記載,架構出一個比《三國演義》還要疑幻疑真的三國世界,深得一群死忠讀者喜愛(包括我)。

《蒼天航路》的故事背境,仍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,但跟大部份日系三國故事不同,採取了以曹操陣營作主線,整部漫畫也是以曹操的死亡作結。在這部作品中,大家不再只是看到「蜀國五虎」如何威猛,呂布如何一騎當千。我們還可以看到不少曹營中的猛將,沉默忠勇的樂進、忠於軍略的不敗之神徐晃、處變不驚的于禁等等,讓這群在三國遊戲中每每淪為嘍囉的武將也有表演機會,為讀者帶來一個更豐富的三國世界。而除了曹操陣營武將外,對於其他三國故事中少有提及的法正、何晏等等,也有令人印象難忘的描寫。當然,故事中的曹操更是強得出神入化,而且幽默感十足,如在解白馬之圍中,只以幾千精銳大破袁軍先頭部隊後,仍禁不往對袁紹叫陣來耀武揚威一番,實在囂張得可愛!

《蒼天航路》對於三國時代的政制文化等等也有描寫,而且戰爭的勝負不再只是依賴一個半個勇猛的武將,一條半條驚世謀略,而是受到補給、武器、都城的結構、經濟力之強弱甚至天時、地利等等因素影響,眼光較那些兩個人打場單挑就決定世界命運遠大得多,而讀者在閱讀其間也對整個三國時代的文化科技政治也有更多認識,這點也是《蒼天航路》給人強烈歷史味的原因。而劇情方面也常有引用回《三國志》原文,然後作者在歷史的空白之處大書特書,如最終回中,正史中擒下關羽的馬忠,在書中給予了野獸般的形象,故事中不單提及戰爭政治,就連醫學、釀酒、文學創作等等都有提及,令故事實感十足又不失獨創性,效果出眾,但,作者不對歷史考據用心、具有獨特創作眼光,實在難以達到出色效果。

書中還有不少有趣的對白,如曹洪就曾說過「武將單挑的時候已經過去了!」「我軍就算主將陣亡,士兵也不會潰散!」「這就是用兵和練兵水準上的差異」,很有趣也很有道理吧?這點也正導出《蒼天》中曹軍武道,武將之強弱不單看個人勇武,也看他對軍略的掌握、決心跟冷靜,好像徐晃對關羽的樊城之戰,徐晃明知自己不及關羽強,但為了可以成功執行軍略,不惜用盡所有手法去拖往關羽,使用暗器、裝甲,甚至自身的性命都賭上,所為的就是完成救助被圍友軍的戰略,不單熱血滿分,也令人佩服徐晃的將才!另外,戰場上的謀略戰也是重點,雖然遠不及《火鳳》中那些「計中計內計有計再計反計」般複雜緊扣,但雙方你來我往的鬥智鬥力一樣不會少,如第十一期中賈文和的雙重陷阱對決曹操的反雙重陷阱,雙方不單一早計算好所有行動,更即場因應對方行動而進行互動,比起很多「看著攻略本來玩」的謀略漫畫更有臨場感和緊張感。

《蒼天航路》的真實性不單在於史料方面,也在於它對性和暴力的描寫,雖然書中有不少性場面,但,不會令人有低俗淫賤的感覺,反為作為一種人物個性的表現,多了幾份實感。暴力場面方面,對於大將的演出故然有神化,如呂布關羽那些騎當千的場面,雖然誇張,但就氣勢磅礡,強者形象十足。但對於小卒作戰的演出,卻是那麼的有實感,像官渡之戰中,曹營士兵們的劣勢奮戰,不用多餘的旁白,也能出現出生命脆弱跟戰鬥殘酷,可見王欣太的作畫功力。更令人讚嘆的,是對演出場面的取捨,好像官渡一戰中,偷襲烏巢前,透過雙方各武將謀臣的零星行動片段,謀略討論,令讀者有雙方你來我往的緊張感,架構出真實感跟戰爭感,比起很多場場都大堆頭主將互摳的所謂戰爭場面,這種演出手法,實在高明!

畫功方面,《蒼天》剛建有力,氣勢磅礡就不必多介紹,只要看幾期就會知道,新讀者要注意頭十期左右因畫功未定形所以仍未算上佳,十期以後,較為穩定。

說起《蒼天航路》,不得不提港版最初是由文傳代理,不知是否銷量問題,第十六期後就沒再出新,只剩尖端版本,個人覺得以前文傳版翻譯比較有文采,可惜半道而衰,實在可惜。謹將這套漫畫推薦給所有喜愛三國漫畫的成人,並向為我們帶來這套精彩作品的李學仁致敬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