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反斗奇兵 3》(Toy Story 3) : 命運在誰手?
2010年的「動畫電影王」,《反斗奇兵 3》認第二,恐怕沒有作品敢認第一。《反斗奇兵 3》(Toy Story 3),「廸士尼」旗下「彼斯(Pixar)動畫室」的動畫電影作品,2010年公映,是系列繼1995年《反斗奇兵》(Toy Story)和1999年《反斗奇兵2》(Toy Story 2)後,闊別十一年的新續作。在各位反應甚佳,IMDB中取得9.1/10的不俗分數。
故事簡介如下:
自從十一年前玩具們所經歷的大冒險後,玩具們安然無恙的度過了好幾個年頭。 轉眼間,玩具們的主人安仔已經成為一個17歲的青少年,也即將離家去展開他的大學生涯。 胡迪與巴斯以及其他的玩具們也都人心惶惶,深怕這個他們內心最恐懼被丟棄的一天即將來臨。
這一天,安仔的媽媽來到安仔的房間,詢問他將如何處置這些伴他渡過童年的玩具們,並且要求安仔在離家前要把這些東西處理好,如果沒有將要留下的玩具放置閣樓收藏,她就會把這些玩具處理掉。
安仔在媽媽的逼迫下,再次打開他的玩具箱,童年回憶湧上心頭,他根本捨不得將任何一件玩具丟掉,所以將所有的玩具都放入大黑袋子中,準備將它們放置閣樓,而最愛的胡迪,則被他放進了帶到大學的箱子裏。
但正要將袋子放入閣樓的同時,安仔被妹妹呼喚去幫忙,就在陰錯陽差之下,媽媽誤以為黑袋子裏的玩具是要丟棄的,將它們與其他垃圾帶至院子,胡迪見狀趕緊喚來安仔的愛犬臭小子,可惜臭小子年紀衰老,無法再活力充沛地帶胡迪到前院去。胡迪自行設法躍下,來到了院子,垃圾車來了,收垃圾的男子將垃圾丟進了垃圾車……
香港戲院播放,基本上都是3D場次,單張票價近百元,略為昂貴,但反應仍然激烈,在美國首日上映狂收4100萬美元,在香港開畫首天已收近五百萬票房,異常強勢。這天觀看廣東話配音3D版,繼續有張衛健和劉青雲拍檔,效果良好,3D效果有層次感,絕非早前某些「字幕3D限定」的所謂3D電影,但作品本身為3D效果優化的場面有限,效果不出眾。
11年後的作品,竟以11年後,小孩成長了,玩具們再不得寵為故事,不是彼思般藝高人膽大的製作室,絕對弄不出來。畫面和動作場面都是絕頂,搞笑橋段,如巴斯光年變了「西班牙語模式」等等都能哄得滿堂笑聲,盡展彼思在當今電腦動畫電影的一哥地位。
本作教我們要珍惜物件、要惜福、要信任人、不要搞支配搞霸權……咦,你唔會信我係咁想吧?如果係,閣下應該是第一次看本家評論,真實想法,在下面:
小孩子成長後,玩具們完成工作,失去價值,跟住去邊度(何去何從)?
主角眾總能逆來順受,在安廸家中,欣然接受被封到閣樓,到真的被遺棄才會恐懼逃走,在托兒所被既得利益份子壓迫,頂多只想逃走,沒想過反抗。最後在焚化爐內,眼看要被燒毀,反抗無效後,只無怨無尤地等待死亡。抱怨主角們看得太化?但當命運不在自己手,時局已變,除了放開懷抱,像胡廸般以過去功績麻醉自己,能做的事,的確很有限。到最後的大團圓結局,還不是將命運托付在舊主人手中?
總覺玩具們被燒燬才是這部電影的「真結局」,更能表現出「死亡的公平、盲目信任的代價」。現在的大團圓,卻像對合家歡電影的一種妥協,一眾好朋友稍稍付出努力(胡廸的字條)改變命運,然後主人念舊,找製宿安置一眾舊玩具,「最後無事」,覓得新家園,齊齊整整過一段快樂日子,潛台詞卻是:幾年後不知怎算。
玩具熊「勞蘇(Lots-O’-Huggin’ Bear)」雖然在本劇中是反派,卻是位命運反抗者,一次意外,它意識到自己的「可替代性」,不想命運在人手,希望命運在我手,在托兒所在建立起統治勢力,雖然霸道而不公平,但不失為掌握命運的方案。他是為現實主義者,為了生存不惜代價,願意對主角眾裝可憐,最後放棄拯救眾主角,除了個性差劣外,還沿於看不起對命運屈服的眾主角。
托兒所眾玩具在結局改變合作方式,由階級統治,變成團隊協作,雖然描寫過份美好,亦不失提出一種新生存方式,追求長治久安的一個方案。
現代社會,人類跟工業生產的玩具一樣,沒有利用價值固然可悲,就算有「利用價值」,卻還是「可替代」,命運在自己手中嗎?抽一口冷氣,還是要生存,麻醉或者另尋出路,最後殊途同歸,實在不比劇中的玩具好多少。
比起略灰暗的主線,全劇更驚訝,在於膽敢將「芭比男友」「阿KEN」變娘娘腔反派(最後改邪歸正),難道是將芭比變成有情有義有智慧的女生作為等價交換?還有「疑似龍貓」登場,雖然造型可愛,可惜沒對白,沒發揮。
大片有大片的限制,特別是這種合家歡大片,劇情能夠選取「玩具在主人長大,失去價值後的故事」為主軸,已經很了不起,動作、搞笑、感情的平衡出色,以大片而言,9/10或者9.5/10的評分,實至名歸。個人評分是8.5/10,如果它夠膽暗黑地以主角眾被燒燬作結局,我會給12/10(破錶)!
怎也好,這是2010夏天絕不能錯過的動畫電影。
有關資料:
IMDB – Toy Story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