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hone 11 發佈後感: 重點是賣硬件保生態

數年前起,每一代iPhone發佈都無盡唱衰,之後又銷量不好,但年底一結單,Apple賺大錢依然,但這一年,真的下跌,總不推出超平價機,還敢於越賣越貴的蘋果,價格上也有點讓步。

智能電話普及化之後,跟電腦越來越像,大家會指望明年發佈的任何一台手提電腦會有石破天驚的新功能嗎?一般不會吧?進入成熟期的產品,強求驚喜,不切實際。

iPhone X 成功衝擊高價,令不少友商加入一份,華為,三星等Android陣營做得出好機的,都敢於叫更高價,有趣的,是這幾年高階中階性能差異更少,但價格差異反而更大,有點回到各種商品,高階貴一倍甚至幾倍就只為一點點差距的恆常。但去年拉提入門價(iPhone XR)的結果,就是市場上不斷有特價,才拉提起銷量,所以今年Xr的後繼,iPhone 11的起始價格稍為下降,HK $5999起的定價,比起高階Android,也算可接受範圍。

最好就是要最貴,反正差一點的就便宜很多,iPhone 如是,Android 更加發揚光大。硬件上,基於主要零件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家,各廠都很難有超前友商幾世代的黑科技,在這角度而言,Apple的處理器還真的了不起,雖然沒有5G支援,但單看規格速度,完全領先群雄,但也不過半年至頂多一年的差距。

在全面屏手法輩出,功藝更新,iPhone的外觀已經開始追不上,老實說,S10/Note10/P30Pro,單看外觀,絕不下於iPhone 11,還沒說iPhone11Pro那個難看到傳奇級的浴室燈Style鏡頭…..

三鏡頭的主要賣點,是三個不同焦段可以無縴切換,這黠Samsung也做得不錯,相信Apple可以更上一層樓,另一注目點,是不論Android廠們或者Apple,今年開始也漸漸將Tele Cam定位為高階機配置,次旗艦或其他,大多只配超廣和其他鏡,總欠了實用的遠攝。

全方位整合連同服務和軟件優化,可算是Apple如今餘下的最強武器,Android硬件商在殊死戰場活下來的,個個都是強者,單說堆料(提升硬件)和外觀工藝,一年更新一次的iPhone在進化速度上很難跟不停改進,不停買教訓(廠商和用戶都是),不停實驗的Android系強大,但論到軟件在一體性,還有未來的前謄性,Apple還是領先群雄的,最少,大家都恥笑瀏海,最後,還不是幾乎每家Andorid廠都推出過瀏海機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