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Attempt to read property "post_excerpt" on null in /home/customer/www/shadowzo.com/public_html/wp-content/themes/colormag-pro/template-parts/content-single.php on line 65
ACG 文化

動漫回味 : 丼物

無論在什麼時代,方便快捷又便宜的食品,總能受到大眾喜愛,以前曾經介紹過西式快餐巨星漢堡,我們要介紹的是一種非常大眾化的菜式,卻是日式快餐明 星,由《筋肉人》(日原名:《キン肉マン》)到《為食神探》(日原名:《喰いタン》)都會看到,充斥於日常生活和動漫作品中的平民化美食 ─「丼物」!

將不同食材直接在在米飯上組成的食品,被稱為「蓋澆飯」,在大家身處的港澳地區,因為蓋澆飯常用碟子盛載,因此多稱為「碟頭飯」,對,正是在快餐店常見的 「栗米肉粒飯」、「紅燒豆腐飯」等等飯類。而在日本,蓋澆飯多以大碗盛裝,稱為丼物。不論怎稱呼,此食法能簡化使用碗碟數量,增加效率,所以備受快餐業歡 迎,不論日式中式快餐店,都可以看到這類快餐食品。

蓋澆飯的吃法,相傳早於中國西周已經出現,到隋唐時發展出稱為「御黃王母飯」的,用上 多種食材當配料。至於日本丼物,相傳早在幕府室町時代出現,真正流行,其實要到19世紀才普及,我們最常見的「牛肉飯」(牛丼)和「吉列豬扒飯」,都是近 代歐美知識和飲食習慣傳入日本後才出現的丼物。

說丼物,首先不能不介紹日式快餐代表「牛肉飯」(牛丼)。牛丼在碗中盛上米飯後,再鋪上碎 牛肉片和洋蔥絲等等材料而成,特點是牛肉是簿切而且較碎,原型被認為是日式牛肉鍋,將牛肉和湯汁拌白飯的吃飯演變出來。相傳用上屠宰牛隻後在牛骨上削出連 在牛骨上的牛肉而製造,所以成本較低,售價也能壓低。因為能以較低價格令民眾可以吃牛肉,深得一般平民百姓喜愛。牛丼可說是將昂貴美味的食物普及到尋常百 姓中的美好願望而誕生的平民料理,亦廣受歡迎。今時今日,牛丼已成為日式快餐的代表食物,在日本深受歡迎,而且各商戶競爭激烈,就曾爆發激烈價格戰,甚至 成為新聞,而好些集團已經擴充業務到海外,變成世界性的食品,也被視為日式快餐代表性食物。

說起牛丼,不能不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風瘋一時 的動漫作品《筋肉人》(日原名:《キン肉マン》)中的主角「大隻廣」(日原名:「キン肉スグル」)就是著名的牛丼狂好者,不單愛吃,還會唱專用歌曲「牛丼 音頭」,當年香港播放時,電視台也弄出個廣東話版,當中牛丼以牛肉飯稱呼。「大隻廣」儼然是動漫界牛丼代言人,而有關他和一眾牛丼商家的故事,也為人律律 樂道,怎也好,很多人也相信《筋肉人》對牛丼提升人氣助力不少,也被視為動漫影響現實世界的代表。

炸豬扒丼,是另一款動漫常見的丼,在 米飯上方加上厚厚的吉列豬排,多會伴以菜絲,再加上調味汁,也有加上蛋汁等等的變種。日式炸豬排(日文:豚カツ),普遍用較厚豬扒,包上麵包糠及炸粉再油 炸,最後切成小片食用,香脆外皮搭配香軟豬扒,擁有非凡魅力,被稱為「大正の三大洋食」(大正時代<1912-1926年>的三款最流行西 餐),與咖哩飯和炸肉餅並列,絕對是日化西餐的代表之一!日式炸豬扒以外酥脆內香軟的特性讓世界各位很多人著迷,不單流行在日本本土,也在世界各地,不少 炸豬扒名店也有在本地開分店,而且頗受歡迎!

在日系動漫作品中,炸豬扒登場率也相當高,經典料理動漫畫《伙頭智多星》(日原名:《ミス ター味っ子》),第一話登場的主角菜式,就是炸豬扒飯,當中味吉陽一用了「以不同溫度的油炸兩次」的技巧,來克服特厚豬扒難以炸煮中心部份的問題,回鍋重 炸的技巧和現實世界也會用到,跟劇中一樣,是為免厚豬扒中心沒有熟透,又不會炸過火影響外皮香脆程度的手法。說點題外話,日本刑事劇審問疑犯時,時會出現 請疑犯吃炸豬扒飯的場面,令這款菜色,更加深入民心,同時成為不少作品惡搞題材。

說起丼物,當然免不了要提更有日本特色的「親子丼」(お やこどん),就是將雞肉、雞蛋、洋蔥等等食材料理好再放在飯上,以碗盛裝而成的丼物,因為一碗內有雞和雞蛋,所以名為「親子丼」,實際上,也有以三文魚和 三文魚子等魚與魚卵材料的變化形態。曾經改篇日劇,「安倍夜郎」的人氣漫畫《深夜食堂》中,親子丼和炸豬扒丼都有登場,說出令人回味的故事,平凡菜式,就 像大部份人的人生,看似普通,細細品味後,才能嘗到其特別之處,發人深省。

除了以上談過的幾種丼物,常見的還有鰻丼、海老丼等等等變種,亦有搭配魚生組成的刺生丼等等較高級品種,種類繁多,傳廣各地。丼物可能是除了壽司、魚生外,最多人認知的日本菜式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