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The Iron Giant 》:鋼之純真傳說
畢背特(Brad Bird) ,是《五星級大鼠》(英文原名:Ratatouille)和《超人特攻隊》的導演,在香港也算廣為人認識。今次,來談談他一部早一點的作品 ─ 《The Iron Giant》。《The Iron Giant》(香港譯名:大鐵人)上映時深得影評人好評,及後在世界各地動畫愛好者中享有高度評價,但在香港卻鮮為人知,沒有炫目的作戰場面,沒有形男美女人設,卻有對生命的深刻反思。
這套2D 動畫電影由華納公司製作,改篇自 Ted Hughes(1930-1998) 原作的兒童圖書《The Iron Man》(1968年出版),片長86分鐘,製作費四千八百萬美元。作品在1999年上映,可惜原作者已於1998年因病去世,令人婉惜。本作於1999年的安莉獎(Annie)中取得大量獎項,卻叫好不叫座,上映票房只屬平平,但隨後映像作品卻能大賣,跟日系不少”動畫名作”命運相近。 雖說改篇自童書,故事跟畫風較兒童向,但,絕對不反智,適合大人或一家大小看。
我自己珍藏的這套三區DVD已經是多年前買下,用了很少見的雙面碟,單碟收錄普通版及WideScreen版,收錄有製作花絮等等特典。再繼續之前,先來故事簡單:
男孩Hogarth Hughes拯救了差點被電壞的「鐵巨人」(The Iron Giant),失了憶又愛吃金屬的鐵巨人,像嬰兒一樣,不停學習,跟小孩子建立起友誼。調查局特務散播謠言,令小鎮居民害怕起這個大鐵人,及後,當鐵巨人救了兩名從高塔掉下的孩子,得到鎮民的認同時,軍方特務竟宣稱鐵巨人要攻擊小鎮,令軍方發射原子彈,最後,鐵巨人飛上空中,阻止原子彈,犧牲自己,保護小鎮。
雖然是改篇自童書,但內容沉重部份不少,如因一隻小鹿的死亡,小孩子向機械人解釋什麼是死亡,熗可以奪去生命,然後帶出「有生必有死」的觀念,再帶出靈魂不滅的信念。巨人在得知自己擁有強大殺傷力之後,情緒低落,放棄了超人之夢。及後,因以為男孩已死,失了人性,變回殺人凶器。故事最後,鐵巨人衝破自己作為凶器的宿命,以理性控制自己的天性,選擇了作為超人,犧牲自己來拯救所愛的人。選擇和愛,才是生命的最強力量。
鐵巨人犧牲前的告別,簡單,真摰卻又感人至深。
上路前,鐵巨人,一句「You stay, I go, no following.」簡簡單單,當中卻藏有無限的愛和勇氣。感動人心,又豈要洋洋灑灑的大道理?只要有來自本心的愛和勇氣,已經很足夠。巨人與男孩的友情就是這樣純真,不存在什麼利益交換,沒有什麼大義大道理,付出的,就是愛,就是自己選擇生命的形式,簡單,卻又深入肺腑。
本片調色平淡,線條粗糙,不如一般廸士尼作品般華麗,平實畫風,跟真摰感性內容極之配合。雖說畫功平實,但動態場面處理極之出眾。一開始,餐廳內的一段連續動態場面已經夠人驚喜。巨人跟小孩星夜漫步,在樹林中穿梭一場,以巨人視點表現出真實動感,也很精彩。動態場面絕對不會在3D動畫之下,而劇中前段有大量有趣好玩的劇情,好像巨人扮廣告板和跳水等,娛樂性豐富,製作水準極高,動畫愛好者一定不可錯過。
最後,不厭其煩地將本作再一次推薦給每一個動畫愛好者,看了,應該不會後悔。
其他閱讀材料:
官網 : The Iron Giant
IMDB :The Iron Giant(199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