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風起了! 》:風起,矛盾中打轉;風止,餘鬱的沉思
影評復刻,近十年後,文中不少部份都要改動,如宮崎駿宣佈退休……十年後另一個最大分別,是我們現在可以很方便地在Netflix上高清重溫這部電影。
https://www.netflix.com/title/70293674
2013年上映的《風起了!》(日原名:《風立ちぬ》),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宣佈退休(最少在動畫圈中退休,或最少,在電影導演的位置上)之作,應該會是宮崎駿導演的最後一部長篇動畫作品,然後,大家都知道,當時以為宮崎駿已經七十多歲,再次復出的機會很低,然後,他好像又快回來了。
說起當年,不論話題或者票房,《風起了!》都是旋風等級,但在香港這個對宮崎駿似懂實不懂的都市,這部作品還算引起不少話題。
注意:內容有劇情!
即輪電影先給分,作為在銀幕上看過《天空之城》而追逐大師幾十年的觀眾,每部作品幾都看過十次以上,但我這次不予評分,或者說無法給分。
就算以前用過的雙評分方式都無法給《風起了!》使用,在我心中,這部電影的正確評分只能有一個 :” ? “,問號,對,問號。作為宮崎駿粉絲,這是一部必看,甚至必看多次的作品,如果作為一個追尋合家歡動畫的朋友,算吧,去看同檔期其他美系出品吧!

故事簡介如下:
堀越二郎從小夢想設計自己的飛機,畢業後成為航空工業菁英,並跟身患肺結核的菜穗子相戀甚至結婚,二郎最終實現夢想,但……

時代背景和舞台都採用現實歷史風,故事亦非常老套,人物設計亦不算討喜,男主角是很少在日系動畫見到如此喜歡吸煙,女主角比較討喜,但本質還是脫不了一貫絕症悲劇的柔弱女生設定,除了沒有夢幻舞台,更沒有吉卜力作品常見的吉祥物角色(如《魔女宅急便》的黑貓),觀眾不容易喜歡上。
場面和動態仍然是宮崎駿絕技,數十年前搞電視動畫都能搞到有聲有色,今時今日,大製作在動態表現上更是駕輕就熟,雖然本作沒什麼大場面,但地震逃難或者男女主角相遇大風的場面仍是相當吸引。
《風起了!》最牽動人,其實是各種矛盾,因為國家都不理人民,將金錢拿來做飛機作戰,飛機設計師才有了學習和夢想成真的機會;菜穗子因為捨棄了深山休養康復的可能,才換得了跟二郎相聚的短暫幸福;二郎因為全心追夢,放棄了跟菜穗子休養的可能,才能達到夢想。
林林種種的矛盾,戲劇嗎?有一點,真實嗎?不止一點。如果說《風起了!》只是愛得太遲,那實在說得太易,很多情形下,愛得太遲是二選一後的無謂後悔,兩存其美很美好,人人都想,就有那麼簡單嗎?人在江湖生不由己,風起了,只能努力求存。
《風起了!》會因為站立點的變化而得出不同結論,它可以是一部覓理想的電影,又可以是一部愛得太遲小品,可以是歷史插曲,可以是小人物無奈的嘆息,可以是宮崎駿自我的剖析,看似小品,又殊不簡單,無以名之,只好沉思。
「Le vent se lève! … il faut tenter de vivre!」(「風吹、努力試着生存,」)
最後,作為庵野秀明的影迷,也不能不說,他的配音,實在……還是當幕後製作人吧?
有些人會認為此作延悶的,但是我還是很喜歡,一來是爺爺的支持者,二來這故事還延使我有感觸的
庵野的配音其實也還不錯啦(笑)
如果本片賣給西片翻拍, 相信可以大力描寫英國人如何設計出噴火式, 或美國人如何設計出野馬式; 問題是攻其進已是國際級玩家, 而不是本土級, 所以片中無法表達對零戰的愛 (1987年史畢保拍太陽帝國已經中過招). 此外本片配樂, 竟然和超時空要塞電視版其中一首, 撞了幾個音!?
風之谷後中了腐海毒氣的遺民
看到風字已經沖了入電影院
連玩緊既神抄之塔和LOL都捨棄
內裡的小小悲傷
靜靜地回味其實也幾痛
這次的娛樂性不高,但很有味道,以電影論,很不錯
日本人始終有一些顧慮吧?現在的作品也不錯,給觀眾很大想像空間
這部是慢熱之作,看了還會再想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