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S零件低成本,所以賺很大?
鉅享網 ─ 解剖iPhone 4S 零件成本僅1409港元 利潤不俗!
以上這則也算今天熱題,久不久也有這類iPhone零件算算看報導,部份人誤以「成本」稱之,實在極不合理。
稍為對製造業有點常識的 ,都知道,將原組件單價當成本,絕對是大錯特錯,姑且不算設計、軟件、等等成本,單是生產過程,已經會有耗損,100台iPhone原料,不一定能弄出100台iPhone,越大規格生產,就越容易出現折損(絕對值會高,但比率可能會較低),成品要分擔耗損成本,這是製造業的常識,更別說軟件、服務之類模不著的成本了!
原料成本低,其實又何只手機?各種電子產品甚至日用品,原料成本每每只佔賣價幾份之一,有人可能大呼暴利,如果真的,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商戶虧本,甚至無法經營?我們到餐廳吃炒飯,數十元,一般來說,成本連一半也不到,道理是一樣的。鋪租、人工等等,都是成本,此外還涉及到營業額、管理效率等等一大堆因素,如果是有保用的產品,還要算好維修涉及的人力、支援、零件等等成本。
舉個例,我們打個客戶熱線,熱線的員工要工資(如果你覺得他們應該免費,誠意建議閣下去做義工),打上去的電話線路要金錢,客戶熱線的電腦系統要維護,錢,從那兒來? 更別說銷售渠道的分成之類,大家都吃西北風?手機壞了就求助無門的「成本價」,有多少人會想要?
水果能夠賺很大,個人估計,其中一個原因是規模生產,將品種集中,以鉅大生產量來拉低損耗率和單體成本,這是製造業中,任誰都會說的常識中的常識,問題是實踐起來的難度。其次,水果是少數擁有大規模自營銷售渠道和元件(CPU)技術的手提電話生產商,原本由其他廠家或者伙伴吃的部份,水果也能自己吃下,才是它可怕和大賺之處。
其他相關新聞:
星島日報 ─ 專家拆機解構 揭用廉價貨 iPhone 4S零件僅值1409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