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丕 「文才橫溢,豈止二世祖? 」@熱說三國
魏文帝曹丕,三國故事中,最多人認識的曹丕事蹟,除了他妻子「洛神」甄宓的八卦故事外,相信是迫害其弟曹植的七步成詩之事,很多人都覺得曹丕為人奸險又殘忍,有幸稱帝,不過全賴曹操本領,事實,又真是如此嗎?一如以住,我們縱橫正史和ACG,來談談這位君主!

曹丕(公元187年-226年),字子桓,是曹操的次子。220年曹操去世後,繼任為丞相,受年迫漢獻帝讓位,改國號為魏,為魏文帝。他只當了六年左右王帝,公元226年逝世,才四十歲,死於壯年。
據說他六歲就會射箭,不過在《三國志‧魏書二‧文帝紀》中,只找到以下記載「年八歲,能屬文。有逸才,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。善騎射,好擊劍。」,即是說他八歲已經有點文采,而且不是書呆子,熱愛運動(笑),以今天眼光,應該是位「資優少年」。
曹操大兒子,原本是「曹昂」,但他在公元197年,和張繡之戰中,為曹操斷後而戰死,於是曹丕成為嫡長子。公元211年,曹丕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、副丞相,可見曹操已為他接班鋪路。
217 年,曹丕在奪嫡之爭中擊敗弟弟曹植,被立為魏王太子,正式成為曹操的繼承人,這段鬥爭中有很多故事,如「楊修之死」或者甄夫人的「洛神事件」(笑),娛樂性豐富,後世美談,這段有趣故事,一說就沒完沒了,我們日後另文詳談。事實上,除了文學成就「有可能」不及外,曹丕在從政的各方面的表現,著實優於曹植,而且得到大批重臣支持,能夠取勝,絕不意外。
220年,正月,曹操逝世,曹丕繼任丞相、魏王。十月乙卯(十二日)漢獻帝劉協遜位,庚午(廿八日)曹丕受禪登基,以魏代漢。三次南征孫權,均無功而返。公元226年,曹丕病危,立平原王曹叡為太子,崩於嘉福殿,時年四十。曹叡繼位。
雖然是帝王,但他本身也是一位文學家,甚至是文壇鉅子,跟父親曹操和弟弟曹植並稱「三曹」,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研究文之一:《典論.論文》就是出自他手筆,作為當時文壇領導,對建安文學的精神架構起關鍵作用,而「建安風骨」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他任內採納陳群建議,實行「九品中正制」,鞏固門閥士族政治特權,令曹魏政權得到當時士族支持,但埋下日後腐敗的種子。雖然才華橫溢,但曹丕為人十分小器。曹丕年少時向開國功臣之一的「曹洪」借錢被拒,便懷恨在心。登位後迫害這位功臣,曹洪幸得其母「卞太后」力保性命,才幸免於難。而元配甄氏因失寵後口出怨言,慘被賜死,殮時「被發覆面,以糠塞口」。由這些事,可見曹丕為人小器而且簿情,有才能,但個性刻薄。
《三國志》陳壽:「文帝天資文藻,下筆成章,博聞強識,才藝兼該;若加之曠大之度,勵以公平之誠,邁志存道,克廣德心,則古之賢主,何遠之有哉!」,對他的評語,雖然有護短之嫌,但曹丕之才能,絕對不容否定。
《三國演義》中,作為曹操的兒子,還要是「篡漢者」,當然是大反派,將其負面放大,實在,曹丕管治方面是做得不錯,一連串政策,如除禁令,輕關稅,禁止私仇,廣議輕刑,與民休養,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穩定,就算不是賢君,最少絕不算是暴君或者昏君。


簡單談完歷史和演義,我們來看看他在ACG作品中的表現吧? 經典光榮系《三國志》遊戲中,雖然比不上父親曹操的強大,能力值也算不錯,如在十一代中,就有武力71,智力83,政治86的良好基本值,跟大部份曹魏角色同樣,他是近幾代才有強化,在第四代時,雖然武力有75,智力卻只有64,政治80,明顯比後期低一線,整體符合這系列近期多接納歷史設定,而非單純演義向的趨勢。
《三國無雙》系列中,由第四代起有登場,以劍為武器,有曹操影子。《三國志大戰》中,也多番登場,在3.0中的R曹丕,他是COST2,五武八智,有魅有募的弓兵,基本性能普通,但計略「魏武の大号令」卻是不錯的全體號令,可增加複數武將武力的計略,總算沒有負王者身份。
《BB戰士三國傳》中的曹丕Gundam,以Gundam X為基本,重現X Divider形態的盾武裝。不能不提,是曹操以Gundam DX為基本,但這樣安排,不成了後繼機是父親?
參考書目:
《三國演義》羅貫中
《三國志》陳壽
《品三國 下》易中天
網路參考:
維基百科 ─曹丕
Sofa!!
曹丕ok的,可惜羅生對佢……
老老實實講句:曹氐家族d關係我都未搞得清楚,係知道曹操同頭三個仔:曹昂 – 曹丕- 曹植,之後o個d我都唔記得咩關係打咩關係lu~(包括曹休同曹洪)
題外話:有人話《火鳳燎原》入面而家o既袁方,好有可能係將來o既曹丕喎~ (因為袁方 = 不一 = 丕) 影大你點睇呀?
曹操–唯才是舉
曹丕–九品中正制
His dad did not want those “士族” to have the power to select people but 曹丕 just did the opposite XD
這個我認為是籠絡人心的招數而已
唯才是舉是好,但曹操舉的材未必會如此簡單就順服新君
《BB戰士三國傳》中的曹丕Gundam,以Gundam X為基本,重現X Divider形態的盾武裝。不能不提,是曹操以Gundam DX為基本,但這樣安排,不成了後繼機是父親?
哈哈~估唔到影大都講埋三國傳一份XD
草皮兄性格比佢老爸還要狠…
比起孫權同劉備班仔 佢算係最出人頭地果個…
長子-曹昂
二子-曹丕
三子-曹彰
四子-曹植
實際上曹操最喜愛的兒子是第七子,有名的曹沖(曹沖稱象),可惜其早死。
羅生對大部份非蜀人物都係差…
曹家詳情可以去wiki查,睇到眼花…
年齡上,曹丕應該唔太可能會係袁方,除非玩虛報年齡或者頂包
曹丕的九品中正,其實係同士族講數的交換條件吧? 始終佢係守業,重視的東西跟父親大不同了
喜愛還喜愛, 始終長子繼承大統的傳統, 看袁紹他幾個仔就知。
我覺得其實係同士族講數的結果,士族有著數咪乖乖支持
好多所謂名士,把口禮義廉錢,講到尾,咪又係…
有時都會夾雜講下,話晒都係近年大熱產品(笑)
雖然喜歡,就算沒死,都不一定會考慮傳位給他,因為傳位會有好多考慮
廢立在古代是大事,除了個人喜好,還會有好多考量
見親佢都諗起曹植同曹沖
尤記得曹沖死既時候,曹操對曹丕講左句:「這是我的不幸,你的大幸」
曹丕響做皇帝之後亦講左句:「假使倉舒(曹沖字)在,這皇位輪不到我來坐」
當然,就算曹沖真係無死,皇位都未必佢坐,但係起碼佢一定會對曹勢力有唔少既影響
火鳳虛報年齡有先例….
孔明同二公子去徐州同曹操玩遊戲…
嗯,真的年少有為…
其實曹丕也不是沒有文采,只是沒有曹植那種才高八斗的天賦罷了(沒記錯曹丕是最早史上記載有絕句傳世的),所謂曹氏父子橫槊賦詩所言非虛。至於武藝,曹丕對鄧展以蔗作劍比試(鄧展身軀結實,以角力聞名),顯然兵器方面亦有一定造詣。另外,荀文若在勞軍時,曹丕亦有論及少年時已懂射箭,到如今已可走馬騎射,百發百中,可見箭藝亦有高水平。
要處理一國繁多的軍政大事,顯然要”通才”比”專才”來得更合適。曹彰不文,曹植不武,當然及不上這個”大哥”了。果然,萬能平均型比起特化型更受歡迎吧(大笑)~~
曹操雖話係一代奸雄,不過佢的家庭教育(定係遺傳?)睇落非常之出色。曹昂早死,但一早能跟曹操東征西討。曹丕能文能武,曹彰有手搏猛虎之勇,曹植才高八斗,還有一個天才兒童曹沖。相反劉孫兩家的第二代多數沒甚出色。
>>果然,萬能平均型比起特化型更受歡迎吧(大笑)~~
就算真係做野既時候,你做得人老闆,緊係要樣樣都理解得到…唔係既話,根本唔會知道d伙計做得好唔好、有無老點你
做老闆都要咁,做統治者更加要係咁
他都很短命, 四十歲就~
以曹操的超脫性格(唯才是舉vs九品中正;挾天子以令諸侯,在權不在位vs以魏代漢;多位軍師合議軍務vs諸葛獨裁等),他有可能立才不立長,以曹沖為繼承人也未可知,他也曾有心立第四子的曹植為世子呢!
可惜歷史沒有如果,曹沖早死,曹植醉酒誤軍令+楊修,所以才沒有讓曹操立才不立長而已…
曹丕令我想起陳豪, 然後想起golden billy…
如果將曹丕想成golden billy, 不想再想(說笑) ^_^||
曹丕唔止小氣,做事亦兇狠。試想像一個連細佬都唔放過o既人。上左位仲唔對以前同佢有牙齒印o既人……
于禁都係間接比曹丕整死。我真係唔明,于禁只係戰敗被俘,回國比曹丕當叛國者看待,鬱鬱而終。
反觀關二爺戰敗被擒,再由曹營叛逃回劉備身邊就比後世傳訟千古,真係同人唔同命
我覺得假設曹操個個仔都健在,曹操會選曹昂。
曹操臨死前都講起曹昂:「落到下面,曹昂問我佢媽媽(丁夫人)點樣,都唔知點面對佢。」曹昂有才幹,又是長子,得曹操喜愛。在於個人喜好或身份也是最佳之選,可惜盡忠盡孝而死,可惜
補充少少,曹昂乃劉夫人所生,劉夫人早死。昂由丁夫人養大。曹昂死後,丁夫人對曹操大吵大鬧,操趕丁夫人回娘家。之後曹操曾到丁夫人娘家低姿態地要她回家,丁夫人不肯,老死不相見。曹操準她改嫁,丁夫人不肯,娘家也不敢,相信也沒有人敢娶。
洛神時期覺得陳豪幾好。而家佢D演技已經超越現實,因為佢近兩年D角色都係“得得地”
小弟雖然年過20,MG唔會砌,HG間唔中,但係買得最多就係BB三國傳,三國武將總有一種魅力吸引你買。
我上個星期買公孫瓚,都忍唔住買多隻馬比佢騎,「白馬將軍」之名害我荷包出血呀……
曹操的兒子,水平比孫劉兩家高…是遺傳定教育呢?
如果唔死,大D係咪咁有才,未必得知
曹沖在生,應該都鬥唔過曹丕,因為有袁紹做前鑑,曹操唔會輕易廢長主幼
哈哈,的確有可能
曹丕的文才也很強,只是跟曹植不同類,易被忽略
如果講全才同EQ,曹丕應該遠在曹植之上
曹操兒子真係水平高,有文才有武略,劉備和孫權的一比,差幾班…
我覺得,更重要是曹丕的EQ和政治智慧在曹植之上…
唔因為太嘆定係太操勞?
有袁紹的前鑑,我估就算曹操都未輕易廢長立幼
陳生,哈哈哈~~~講真,佢果套做得幾好架…
曹昂咁早就可以跟曹操出陣,除了能力,係軍中肯定有威名,冇意外,幾乎肯定會係繼承人
哈哈,果套我都覺得佢演得唔錯
算啦…演義神化蜀漢人物係常態…
好難講,首先曹丕並不是真正的長子,佢要立幼子為太子都可以作好多藉口出來…
只要不要像袁紹、劉表般決而不立就可…
曹丕的文學地位不比曹植低當時有名氣的大家除了”建安七子”外就是三曹父子,曹操有”短歌行”等傳世,曹丕的”典論”更是文學史上第一部文學批評著作
曹丕本身不錯..
不過就連老豆不敢做的事都做出來..
但曹昂死了後,的確會輪到曹丕的,再者,曹丕也是有才之士,為了穩定,曹操選曹丕較合情理
曹丕是三曹之一,如果說對文壇影響,甚至是三曹之首
佢個性就差一點,太小器
也許曹操只是想當最後的忠臣(咦
早就想好曹丕會篡位了